基本概况 |
鲅鱼圈区,位于辽东湾东北岸,面积26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52万,2018年全区GDP达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0亿元。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6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824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完成139亿元。
鲅鱼圈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沈大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区域。
|
产业定位 |
营口开发区根据其区位、产业、交通、能源、自然资源等优越的条件,正在积极推进“四大中心”的建设。
东北亚国际物流贸易中心 2018年营口港实现吞吐量3.7亿吨,集装箱运量641万标准箱。北方糖业、阿达尼冷链物流等项目投入运营。辽粮集团、弘港粮食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发区物流贸易企业达2700多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数量达50多家,是全省县级城市A级物流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物贸企业全年实现货值落地1200亿元,税收12.3亿元。
区域性金融中心 2018年驻区银行达27家,全区金融、类金融机构达170余家。全区本外币存款余额1215亿元,增长21.5%;贷款余额1288亿元,增长11.7%,存贷款余额超过省内6个地级市。金融机构税收达11亿元。营口铁源物流等3家企业在辽股交交易版创新层挂牌上市。
东北休闲旅游中心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已经完成。2018年接待游客129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8.9亿元。高铁鲅鱼圈站客流量295万人次。
先进制造业中心 鞍钢鲅鱼圈新厂成功研制耐寒桥梁钢,填补国内空白并打入国际市场,年纳税16亿元。新东北电气公司550千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研发成功。中科北方、圣泉高科等企业经营态势良好,沈鼓透平公司成功承揽美国GE集团、日本东芝集团业务。中航信诺锂电池正极材料全面投产。全区有效发明专利63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36亿元。
|
区位优势 |
交通优势 营口开发区交通便捷,区内及周边多条国道、高速、铁路及高铁等密集交互,沈大高速、长大铁路、哈大公路、哈大高速铁路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开发区全境。 枢纽港口 营口港是全国第八大港口,世界排名第十二位,中国最北部的深水不冻港,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最近的出海口,沈阳经济区的唯一外港。现有生产泊位78个,2018年营口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7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41万标准箱。目前已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区内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已开始运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
产业园区 |
临港工业园区 位于开发区北部,距开发区主城区10公里,临港工业区初期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南至蝴蝶泉路,北至开发区北界,东至沈大高速公路,西至渤海,是辽东半岛中部的高科技、现代化、国际化工业园区。以钢材精深加工配套产业和装备制造、航空新材料为主导,开创一条具有“钢港结合”特色的发展新模式。
临港工业区现有企业4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重点企业鞍钢鲅鱼圈新厂、沈鼓集团营口透平装备有限公司、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辽宁北方盐湖实业有限公司、中科北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辽宁龙江福集团有限公司、营口圣泉高科材料有限公司、营口航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航信诺(营口)高科技有限公司。
滨海新兴产业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北至长江路、南至山海大道、东至外环路、西至辽南大街(原202国道),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工业企业126家,规上企业26家。以健康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特种输变电为主体发展方向,兼顾发展科技、服务、金融、贸易、研发等。 目前已有投资20亿元的香港信义玻璃集团节能玻璃项目、投资15亿元的香港李锦记集团无限极口服液北方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00亿元的新东北电气集团项目、投资10亿元的航天产业园新材料项目、投资10亿元的华君医药产业园项目、投资6亿元的海星产业园项目、投资4.2亿元辽宁浙江商会的台州工业园项目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或已投产。
港口物流贸易园区 总规划面积10.36平方公里,其中10.29平方公里规划为港口物流贸易园区,沿营港路两侧0.07平方公里规划为高端商务区。 目前已有投资10亿元的新加坡益海嘉里粮油深加工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中粮粮油深加工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和润集团码头工程及粮油深加工项目、上海华信集团结算平台项目、辽粮发展集团的东北粮网结算平台及仓储物流项目等知名国内外企业入驻园区。 望儿山风景名胜区 望儿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东半岛渤海湾畔的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内及周边有望儿山、青龙山、馒首山、母亲湖、熊岳河、二道河、熊岳植物园、国家李杏种质资源圃、熊岳温泉、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思拉堡温泉小镇、何家沟滑雪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
|